在大型應用系統(tǒng)的選型,例如ERP的選型中,企業(yè)總是遲遲不能做出決定,為什么大家對ERP不敢輕易投入,選型而不敢定型呢?除了像ERP這樣的大型應用系統(tǒng)對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影響太大之外,還由于企業(yè)對應用系統(tǒng)的了解不夠而導致的一些擔心:怕時機不當、怕定位不準、怕需求不清、怕投入不定、怕…… 其實選型最怕的是選型組的人員不行,這才是選型的關鍵!選型就像企業(yè)的其他經營活動一樣--以人為本,有了合適的人還有什么可怕的呢?問題是大部分企業(yè)沒有那么合適的一個團隊,這就是我們談ERP選型組的原因所在。一般來說,選型組"人員不行"有兩個方面:一是人員班子搭配不合理;二是人員對信息產品的購買技巧不足。 班子問題是大問題。ERP項目關乎企業(yè)的未來,企業(yè)不能把ERP的選型隨隨便便地交給個什么人去辦,即便這個人是老板自己。ERP選型應該由一個通力合作的小組來完成,在這個小組里,人們各司其職,擔當各自的角色,發(fā)揮各自的作用。一個合格的ERP選型組里至少要有這樣一些人: 1、使用人員 可能是銷售、采購、生產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人員,一般是他們最早提出實施ERP并對ERP應該解決什么問題提出要求,因為他們需要利用ERP技術滿足其日常商務活動需要。雖然目前由于種種原因,ERP采購驅動者的角色往往由高層或信息部門充當,但無論如何,具體使用人員應該參與到選型活動中,隨時提出這樣的問題--"哪種ERP更能夠提供競爭優(yōu)勢、降低成本、或者推進商業(yè)目標的實現?" 2、IT技術人員 他們來自信息部門,在選型組中扮演技術顧問的角色。他們用技術術語來說明商務需要、進行技術方案交流、決定需要購買哪些支持技術、對產品測試、對新系統(tǒng)進行維護。他們除了考慮對現有系統(tǒng)、數據、硬件的繼承性之外,還要考慮--"ERP在我們的環(huán)境中能夠象預期那樣的運轉嗎?" 3、財務人員 他們來自財務部門,有些公司可能由高層管理者直接充當這個角色。他們需要對項目進行成本收益分析、計算幾個最主要的商務難題的成本、比較各種可選方案對公司財務的影響,同時還要分析項目延期和變動對成本收益的影響。在選型組中,他們的問題是--"這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選擇嗎?" 4、談判人員 他們通常來自采購部門、行政管理部門或法律部門。他們參與選型的目的是盡可能獲取最優(yōu)惠的價格和條款、幫助供應商從商業(yè)角度而不是技術的角度來完成交易方案、引導供應商做出靈活的交易和分擔風險的承諾,最后在簽約過程中贏得交易。他們要引導選型組考慮--"怎樣和供應商達成對我們最有利的交易?" 5、高層管理者 ERP是一把手項目,選型組中一定要有可以代表整個企業(yè)的高層管理者,也免得選型組群龍無首、議而不決。高層管理者的任務是制定采購標準、做出采購決策、監(jiān)控雙方遵守合同的情況并執(zhí)行合同。只有他們才可能發(fā)出最深層次的疑問--"值得嗎?做不做?" ERP選型靠的是整個選型班子,如果選型組里角色不夠,就要好好考慮考慮了,現有的這些人能夠囊括所有這些角度、提出所有這些問題嗎?ERP選型需要考慮使用人員滿意度、重大目標的實現、預期節(jié)約額等眾多因素,沒有上述這些角色,你無法充分了解了成功的定義,因而無法知道如何衡量成功。